202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齐聚一堂,共同挑战42.195公里的极限征程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表现抢眼,包揽了男女组冠军,其中男子组冠军由新锐选手塔德塞·贝克勒以2小时05分37秒的成绩夺得,女子组冠军则被老将海莉·格布雷西拉西耶以2小时21分09秒收入囊中,中国选手方面,李子成以2小时11分23秒获得国内男子组第一,张德顺则以2小时28分45秒位列国内女子组头名。
赛事盛况:万人齐跑,点燃金秋北京
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马拉松赛事之一,本届北京马拉松延续了高规格的组织水平,清晨7点30分,随着发令枪响,选手们从天安门广场出发,途经东长安街、建国门、奥林匹克公园等标志性路段,最终抵达终点奥林匹克中心区,赛道两侧挤满了热情的观众,沿途的啦啦队、志愿者和市民纷纷为选手加油助威,展现了北京这座“双奥之城”的体育热情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的赛事在服务保障上再度升级,组委会设置了15个补给站,提供饮用水、功能饮料及能量胶等物资,并配备近百名医疗人员和20辆救护车,确保选手安全完赛,为应对可能的空气质量问题,组委会提前一周启动环境监测预案,比赛当天空气质量良好,为选手创造佳绩提供了有利条件。
国际选手强势发挥,埃塞俄比亚延续长跑霸主地位
男子组比赛中,埃塞俄比亚的塔德塞·贝克勒从起跑阶段便展现出极强的竞争力,尽管肯尼亚选手基普乔格在30公里处一度领先,但贝克勒在后程发力,最终以2小时05分37秒的成绩刷新个人最好成绩,并打破赛会纪录,赛后,贝克勒激动地表示:“北京的氛围太棒了,观众的欢呼声给了我开云在线巨大的动力。”
女子组方面,35岁的海莉·格布雷西拉西耶凭借丰富的经验稳扎稳打,在最后5公里甩开卫冕冠军、肯尼亚选手杰普科斯盖,以2小时21分09秒夺冠,这是她职业生涯第12个马拉松冠军,也标志着埃塞俄比亚选手在本届赛事中的全面胜利。
中国选手表现亮眼,李子成、张德顺领跑本土军团
尽管国际高手云集,中国选手依然交出了不俗的成绩单,男子组中,老将李子成以2小时11分23秒的成绩位列总排名第八,成为首位冲线的中国选手,赛后,他开云坦言:“与非洲选手同场竞技让我学到了很多,未来会继续提升自己的耐力水平。”女子组方面,张德顺以2小时28分45秒的成绩排名总成绩第六,展现了国内女子马拉松的进步。
大众跑者中也不乏亮点,来自上海的业余选手王磊以2小时58分完赛,实现了“破3”目标;65岁的退休教师刘阿姨则以5小时30分坚持跑完全程,赢得了现场观众的掌声。

赛事背后的故事:公益与科技成亮点
本届北京马拉松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宴,还融入了公益元素,组委会与多家慈善机构合作,推出“奔跑吧,少年”公益项目,每有一位选手完赛,便向偏远地区学校捐赠一套体育器材,据统计,本次赛事累计捐赠器材超过1万套,惠及全国30所中小学。
科技元素也成为赛事的一大看点,组委会首次启用AI人脸识别系统,选手可通过“刷脸”快速领取参赛包;赛道沿途还设置了5G直播设备,为全球观众提供多机位高清直播,不少跑者感叹:“科技让马拉松更智能、更便捷。”
展望未来:北京马拉松迈向更高水平
随着2024年赛事的圆满落幕,北京马拉松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办赛的高水准,组委会表示,未来将进一步优化赛事服务,吸引更多国际顶尖选手参赛,同时推动大众跑步文化的普及,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在闭幕式上表示:“马拉松是城市的名片,我们将继续以高标准打造这项赛事,让世界看到北京的活力与包容。”

对于跑者而言,北京马拉松不仅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,更是一场感受城市魅力的旅程,正如一位完赛者所说:“42.195公里,每一步都是北京的故事。”
(完)